新闻资讯

国内大学三种人,却只有两种结局

2018/9/4 13:46:57 人评论 次浏览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王心怡《感谢贫穷》在网上被盛传,这个来自河北贫困县枣强县、枣强镇新村的女孩,以707分的高考成绩拿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就读中文系。

无独有偶,北大另一份录取通知书送达到云南考生崔庆涛手中时,他政治和父母在工地干活。

我曾想过,媒体这样曝光他们的家庭会不会让他们进入大学后,受到一些“歧视”,我查了一下数据,打消了我的念头。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974元。一个月不到2000元,就是中国人均月可支配收入的现状。

这里要注意的是,“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不是“个人收入”,而是一家庭为单位,家庭可支配收入除以家庭成员数量的出来的。

而中国80%的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不超过3000元。

许多家庭使出浑身解数供孩子读完了高中,到大学,他们的孩子需要早早考虑自己的生计问题了。这是一个悲哀的现象,国家助学金并不能完全用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这样的人在大学不在少数,以国内中部某省省会大学为例,一个班级共50人,20余名学生大学四年学费依靠贷款,每年只有十二位困难家庭的学生能领取助学金,却申请人数有30位甚至更多,由学生写出家中如何贫困,在班里投票选出,这种现象已成常态。大学一年级就用课下时间做兼职、发传单、送外面,做最廉价的劳动力,一个小时7.5元,还要为老板提供一顿盒饭感激涕零,觉得遇到大善人......感谢贫穷让我们早点接触社会?还是感谢贫穷让我们上了大学,却没有办法潜心学习?

第二种人:

而有更多的00后开始的是不分昼夜、无人约束的大学生活,父母可能省吃俭用但一定不会在孩子的生活费上抠门。结束日以继夜、刷题读书的高中学习生活后,在大学,男生的生活充斥着游戏与篮球,女生则更喜欢网购与韩剧,昼伏夜出也是常态。这一种人,有时深知自己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能找到好工作,还要不断学习。但是却不知道上完课后还可以学些什么,便开始苦苦追寻之路。陈洁(化名)是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的学生,每天出去上课时间,与同学相约去餐厅吃饭后,回到宿舍就拿起手机开始刷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时间没有耗不掉的。下午继续上课,偶尔在图书馆借小说和专业类书籍阅读,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干什么的。


第三种人: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生活,还有一部分是用功学习的“好学生”,他们从一进大学开始就碰到很多无法解决的困惑,例如:这并不是业界最前沿的知识,我在重复十几年前的旧知识;同时他们又被灌输着某种正确的发展方向,考研读博或者读研后去世界五百强工作,在书本旧知识的权威结论下无比压抑的闭门造车。这个世界是有信息鸿沟的,尤其是当网络兴趣化、个人定制推荐后,让每个人的思想与兴趣都活在一个狭窄的空间,让一些人永远无法自我突破进入自己思维的另一个层面。针对同一关键词检索出的信息都有所不同,有时知识付费使大学生不堪重负,选择碎片化知识又耗费大量时间与互联网的诱惑。很多时候,关键词都无法自己摘取,无疑再次拉大信息鸿沟。资源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普通高校并没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学生在校并不会参加项目,更多的是自学和实习。这在根本上是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造成中国相当一部分科研人才的浪费。

大学三种人,却只有两种结果。从表面上看,一种是顺风顺水,找到理想的工作或者出国深造、亦或考上研究生;另外一种就是很不幸,研究生考试失败、也没找到心仪的工作,想出国深造也是囊中羞涩。


鲜有人知深层次上的结果,同样是毕业,一种是有明确职业规划,决定深造、知道自己擅长哪个领域或者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公司;另一种是继续随波逐流,继续过着碌碌无为的人生,虚度人生。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