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个性教育的缺失让我们屡屡无缘诺贝尔奖

2018/11/22 21:52:22 人评论 次浏览

今年的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奖项和经济学将已经揭晓了,分别是,生理或医学奖由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教授本庶佑获得(获奖理由:“对肿瘤负性免疫调节的抑制治疗方法”);物理学奖由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卫冕(获奖理由:发明了光学镊子和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化学奖由美国科学家弗朗西丝·阿诺德、美国科学家乔治·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格雷戈里·温特获得(获奖理由:将“进化”引入实验室创造出新型化学品);经济学奖由美国学者威廉·诺德豪斯和保罗·罗默获得(获奖理由:“将气候变化同长期宏观经济学分析结合起来”以及“将技术创新整合进长期宏观经济学分析”)。

38.jpg

首先我们绝对应该为这些在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身先士卒、披荆斩棘的伟大的科学家们摇旗呐喊,献上我们最崇高的敬意,但喝彩之余,心中还是难免会升起一丝失落——是的,又没有中国科学家,纵观全世界各国诺奖获奖情况,基于人口基数思考,我们国家诺奖的获奖比例实在是太低了。

我们除了在2015年由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生理学(医学)之外,诺奖便成了一束昙花,就此一现而过,而更让我们感到“难以接受”的是今年日本人又一次获奖了,平均下来,它们几乎每年都能将一枚诺奖揽入怀中,而我们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却在诺奖上远远落在了一个小小的岛国之后,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尴尬又焦虑。

中国离诺奖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又为什么这么远?有学者将其归因于中国科学家的“庸俗化”,他们不再把科学研究探索当成一种理想,一种崇高的历史使命,而是自觉降到碌碌众生的行列,把科学平庸化为一种谋生的职业。是的,这种观念有其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当前中国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人们的思想言行皆以金钱作标准,有钱才能有尊严,才能有社会地位,而科研这种“生产周期长”,成本收益率甚微的“生意”有多少人会不顾一切地投身其中?于是平庸化不可避免,诺奖的圣果自是难以摘取。

但任何事情的原因都是多方面的,诺奖的获得也是如此。笔者是一个电影发烧友,而且尤其喜欢看科幻与惊悚类的影片,总结多年来的观影感受,许多西方国家的该类电影真的是让人蔚为叹服的,其脑洞之大使国内影片根本无法望其项背。那这又是为什么呢?显然和电影人是否平庸化无关,因为这些优秀影片也同样是商业电影,逐利为本。但他们的创意构思怎么会那么奇特,甚至在很多时候引领了现实的发展呢(比如国际空间站的某些结构构造居然是受相关科幻影片的启发)?于是不得不强调另一个原因,教育。

在这之前我们不妨以关键词的方式列举一下诺贝尔获奖科研与科学家个性的特点:独特、叛逆、自我实现;个性、特立独行、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兴趣、专注;理想、使命、生命教育……那么接下来再以同样方式梳理一下长久以来我国整体教育对学生的期待(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听话、顺从、好孩子;他人评价、礼貌礼仪、集体主义、榜样;考试、升学;生存能力、经济能力、攀比中胜出……比较上述两组关键词,你能从中发现什么端倪吗?

 是的,概括地说,中西教育的最大差异就是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之间的差异!我们且不论二者孰优孰劣,单从对科学研究所要求的科学家品质、诺奖对获奖科研特点的偏爱来说,笔者认为,显然个性教育要更胜一筹。

一个张扬、尊重自我实现、个性表达的社会氛围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和保护每个人的潜能,于是每一个单独的人都成为一个能量源,都是一个被充分重视的“小型生产系统”;另一方面,一个过分强调集体、他人、一致性的社会氛围或多或少会压治个性,于是每一个人只能是“全社会整体生产系统”中的一颗“螺丝钉”,他们的价值在于整体系统而不是自身。那么问题来了,诺奖是针对个人而非全社会的,而哪一类“个人”更具有竞争性?显然不会是“螺丝钉”类型的。

 值得欣慰的是,当前咱们国家的教育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孩子们的个性、自主性正在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虽然在具体的操作中问题依旧很严重,比如课业负担依旧很重,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们个性发展、兴趣成长的空间;全社会拜金、攀比之风“猖獗”,像病毒一般感染着国家的下一代,腐蚀着一颗颗有很大希望成长为愿意为理想、使命献身的心……

 总之,问题与希望同在,至于最终哪一方可以取胜,就要看社会层面的选择了。但愿我们在羡慕别国诺奖的同时,可以更“羡慕”一下别国的教育模式。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栏目类别